新闻资讯

news

行业动态

Industry dynamic
2019-11-28

保蓝天也涨订单 2019年秋冬大气治污是“分”那么简单吗

2019年,生态环境部首次实施分级环保限产政策,通过对钢铁、煤炭、水泥、化工等15个重点行业开展绩效分级评价和差异化管理,将企业分为A、B、C三类。其中全面达到超低排放的企业列为A级,这类企业在重污染应对时不需采取限产或停产等减排措施。
  2018年,京津冀地区基本上全年都要限,高排放产业限制区域不再仅限于此,涉及城市数量从此前的2+26个增加至80个。多地积极响应,其中江苏常州地区的所有化工厂将全部限停产;杭州2018年底前关停144家重污染企业;山东仅保留85个化工园区......
  2017年,被认为是“最严”停工令。限产大军由京津冀6省扩大至8省34市,石家庄、唐山、邯郸、安阳等重点城市,采暖季钢铁产能限产50%;有色化工行业优化生产调控,采暖季电解铝厂限产30%以上,氧化铝企业限产30%;炭素企业达不到特别排放限值的,全部停产,达到特别排放限值的,限产50%以上。
  今年,实施分级环保限产,乍看来限停产力度弱化了,但实际上并不是。有数据显示,10月份仅钢铁就至少限掉了1000万吨,专家表示这一数据在今冬将升至4000-5000万吨。这么来看,相比2017年和2018年,工业企业秋冬生产的压力依然很大。
  今年秋冬对钢铁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和重污染天气应对方案,除了明显的A、B、C三类区别外,还有哪些不同呢?
  生产过程多方面考核,更严格。企业到底能否达到一级标准,将不只是从末端排放浓度进行考量,还要从生产工艺、所用燃料、治理技术以及运输方式等方面对标,助推工业生产高质量发展,迫使企业花更多动力和更多精力投入环境治理。
  拒绝“一刀切”一直以来都是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一个准则,为了保“蓝天”的同时也保“订单”,环保部要求也很明确,只是在重污染天气期间限停产,而且主要是涉气工序,其他环节影响较小。
  在采取采暖季错峰生产、执行阶段性限产的同时,启动应急减排预警。减排措施从以前的提高治污效率、减少生产时长全部改为限停产、停生产工序或停装卸运输环节等,并实施清单化管理。
  也就是说,在今年冬季重污染期间,企业可以正常生产,不再受停限产的影响。在清单内的企业,可根据天气情况,轮流停产、季度性停产,并非一拉预警,而对于那些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企业一律停产整治,推动行业治理水平提升,形成“良币驱逐劣币”的公平竞争环境。
  随着蓝天保卫战的持续推进,大气污染治理的管控越来越科学化、理性化,尤其是京津翼、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的企业,结合今年实施的分级环保限停产政策,我们不难发现,大气污染治理的落脚点不再是数据,更多的是将重点放到了实实在在的治污上。

上一篇:不为治“气”而治理 那些减排碳强度措施你知道吗

下一篇:2019年余热发电行业市场竞争分析 杭锅股份和海陆重工双足鼎立

recommend新闻推荐